逛知乎:我在体制内(三)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文路”,欢迎关注、互动。转发须注明出处。

原答案:在南瑞集团(国网电科院)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每年南瑞都会启动校园招聘,每年都会有无数电气新人和曾经的我一样,心中充满疑惑:

1、国网电科院,跟中国电科院、各省电科院什么关系?

2、看公司的宣传介绍好 NB 啊,是不是满怀一腔热血的我进去就能一路披荆斩棘,成就一番事业?

3、南瑞是不是真的在外出差一年超过 300 多天,完全没有生活可言?

4、周围的同专业同学都毫不犹豫选择了电力公司、供电局,我该不该坚定选择南瑞,签下南瑞 offer 作为保底? 现在就业这么难,要不将就一下?先签着,再去考个电力公司?

……

作为没有背景的电气人,面临着南瑞这个市值 1000 亿 + 巨无霸,即将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不断陷入纠结迷茫,该不该、要不要、好不好?

有背景的电气人从你身边路过,嘴角扬起一丝微笑,心里一句:呵呵。

作为一名过来人,想告诉萌新们:可以选,但千万慎重。打工人的青春年华是最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目前许多留在南瑞的人,不是不想走,是没有能耐跳出来了。老学长跟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不喜勿喷,请自行忽略:

1、国网电科院号称国家电网旗下自属科研 + 产业单位,但科研能力已在走下坡路。南瑞里面很多高层领导,都自诩产业大佬,觉得自己 NB 坏了,做的都是接地气的,不玩科研那套花架子。但其实不是不想玩,是没有能力。过于自负、觉得自己 D 炸天的领导,算是一个好领导吗?由于背靠电网爸爸,不缺项目不缺钱,领导们都忙于各种 “项目落地” 事宜,无暇要坐冷板凳的科研了。最典型的就是,里面的高层领导普遍都是硕士生导师,但懂的都懂。他们根本不会在意自己学生的科研质量,因为自己就不太会呢(论文都靠买)!除了 X 院士等少数仍有所坚持的大牛。所以这些年南瑞在新能源、电力物联网、电动汽车等领域都无法再现当年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辉煌,是时代变了?还是人变了?

2、国网电科院市值高、体量大,是因为当年能人领导将大量电力三产公司合并为集团,但这么多年来依旧无法很好地解决内部斗争。公司内部非常内卷,同质化业务非常多,利益博弈非常激烈。尽管近些年一直在努力的走集团化、集约化管理道路,但触动利益太多,改革很难。当然,如果有志之士愿意参与这些斗争,抱紧某些领导大腿,也是有发展机会的。

3、如果要进入南瑞,一定要选实打实的技术岗位。不要选那些花架子岗位,比如编制可研、售前技术支持等等。最好多问问里面的有经验人士,部门岗位怎么样,再做决定。人的青春短短几年,如果萌新们确实有志于从事电网设备的研发,南瑞也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舞台了,有搞硬件的,也有搞软件的,有搞高级应用的,也有搞基础开发的。不想去小地方供电局碌碌无为一生(没有黑的意思,搞设备开发确实对个人的能力要求更高),没有别的更好去处,可以选择南瑞,苦心钻研,并为自己随时可以离开做好充足准备。

4、做电网设备的,不想出差,are you kidding?你可以年纪轻轻就去争取南瑞里面那些从不出差的岗位,但要么是有背景有资本躺赢人士,要么就是你本人还太年轻,老想毕业就退休、躺平(可能吗?)。靠写写文档、美貌身材什么的上位的人有,但终究少数。南瑞是个普通打工人内卷激烈的公司,鼓励宣传加班出差文化,所以别想了,只要你选择了跟设备调试、项目实施相关的岗位,那就当年轻多去见世面了吧,就当旅游似的。总有人适合这样的岗位。

5、工资?已经有很多答案说过了,电网的工资就那水平,不高不低。做多了项目有没有额外奖金?这只跟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有关,领导觉得你辛苦了年终奖给你多发点,我想这在哪儿都一样。但工作本身确实会比较稳定,用里面人资的话术讲,我们有一套制度,能保证普通打工人 “躺平不可取 躺赢不可能”。

6、南瑞三大强:稳定、保护、调度自动化。也就是部分二次设备。进去了就好好混进这些小圈子,这几大业务至今在公司内部还很强势,如果去到了边缘业务一定要慎重,新行业其他公司不香吗。

7、别听 HR 忽悠什么有无编制影响不大,工资一样的鬼话了,如果编制不重要国网为什么卡南瑞名额?没有编制你都不算个南瑞人,只有极少概率通过努力最终转正(有名额),但实在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普通打工人的青春是最宝贵的,但在某些人眼里就是可以利用的廉价工具而已。祝萌新们遇到好的领导。虽然很难,但还是要心怀希望不是。

编辑于 2022-11-10 15:49・IP 属地四川

都看到这儿了,不如关注每日推送的“科文路”、互动起来~

至少点个赞再走吧~

逛知乎:我在体制内(三)

https://xlindo.com/kewenlu2023/posts/ef9c531e/

Author

xlindo

Posted on

2023-02-15

Updated on

2024-01-16

Licensed under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