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馆之宝:江西,江南青铜王国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文路”,欢迎关注、互动。转发须注明出处。

通常,一个省级行政区内最有名的文物都会被收藏到其省博物馆内。所以,”省馆之宝”系列将介绍我国各个省馆的明星文物。每周二更新,本文为第 10 期。

本期介绍江西省博物馆的馆藏代表,包括一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以及几件博物馆典藏精品。本期内容全部来自江西省博物馆:官网,更多细节请访问官网。

另外,江西省博物馆的官网上有下面文物的 3D 展示,能看到比静态搁置的现场更多的细节,有把玩感: http://www.jxmuseum.cn/collection/jpxs?page=1

哈哈,还有个有意思的,这儿有个地名叫新干县大洋洲。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元至元四年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

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通高29厘米、底横20厘米、底纵10.3厘米

谷仓模型,仓为楼阁式,上下二层,楼面错落,中高侧低,重檐庑殿屋顶,红柱琉璃瓦。上层为戏台,正面内置宝座,位居中心,四周及两侧亭楼塑侍女二人、优伶八人。底层为谷仓,周廊侍卫二人、仆人四人。大门两侧栏内,各站一名侍卫;左右两侧各有二侍仆。全器十八俑以主人宝座为中心,戏者立于前方,乐人则在背后与两侧,侍仆立于楼下,分区清楚,安排有序,寓意墓主在阴间仍然富贵享乐。

这件楼阁式谷仓充分表现了元代南方木构建筑的特征,整座器物飞檐、朱栋、雕栏、亭楼浑然一体,造型别致,雕塑精微,栩栩如生。目前发现带纪年的青花釉里红器仅有两件,该谷仓为其中一件。因此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世之孤品,国之瑰宝。

鹿耳四足青甑、伏鸟双尾虎

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yǎn)·商

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通高105厘米、甑口径61.2厘米、鬲34.1厘米

甗分为两部分,上部为大口盆形的甑,下部为鬲,两部分合为一体,称为甗。这件青铜甗的甑口沿上立两长方耳,双耳外侧饰燕尾纹,耳上各立一雄鹿和一雌鹿,身披鳞片,回首瞭望,乖巧可爱。采用四足取代常见的三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甗是古代的蒸煮器,下半部是鬲(lì),盛水,上半部是甑(zèng),放置食物,中间有十字形孔或直线孔箅。甗下引火煮水,以蒸汽蒸煮食物,作用相当于如今的蒸锅。这件四足铜甗,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有“甗王”之誉。整器一次浑铸成形,说明当地在商代就已掌握高超的青铜范铸工艺。

伏鸟双尾青铜虎·商

伏鸟双尾青铜虎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通长53.5厘米、体宽13厘米、通高25.5厘米

虎首平视,口张露齿,獠牙尖长,双目圆凸,眉粗横行,两耳竖张,背伏小鸟,腹部略垂,腹空无底,双尾曲卷,呈伏蹲欲纵之姿。虎身遍饰花纹,脸、腹部饰卷云纹,背部则饰云雷纹,鼻面、正脊、尾部与四腿下部饰变形鳞纹,四腿上部则为醒目的雷纹。虎形体大,造型奇特,外表透露威武、勇猛的神情,内中则藏匿诡谲、仙逸的神气,将虎的神性和人对虎的崇尚表现到了极致。

江西新干大洋洲文物出现各种造型的虎有56只之多,为其他地区所不见,因而虎成为大洋洲文物中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标识。有研究者根据大洋洲出土的大量虎饰文物推测,商周甲骨文中记载的位于南方“虎方”国很可能就在江西境内。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商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通高53.0厘米、角距38.5厘米

头像采用泥范分铸而成,内空壁薄,两面形状对称。眼睛圆鼓突出,鼻梁修长隆起,口阔龇牙,上下两列8枚方形铲状切牙,下列两旁生出状若獠牙的长卷尖齿。颧骨微隆,大耳方尖。头顶两侧高耸一对斜长角,末端外翻勾卷。额顶中央竖圆管,颌正下接方銎,管銎经头部内腔上下贯通,造型奇特,形象神秘。

商代巫风盛行,巫觋(xí)担负着沟联天地、媒介人神的职责。在某些祭祀祖先、祷告神灵的重要时刻,会举行各种仪式,运用道具营造诡秘、神奇的氛围。双面神人青铜头像特殊的造型、厚重的文化内涵、特殊的文化个性,可与四川三星堆的青铜人头像相媲美,成为表现商代江南原始宗教意识、思想观念的重要物证。

活环羽人玉佩饰·商

活环羽人玉佩饰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通高11.5、身高8.7、背脊厚1.4厘米

叶蜡石制羽人配饰,造型作侧身屈臂蹲坐。首如鸟形,圆眼粗眉,长勾鼻作喙状,嘴微张,“C”形大耳,顶上扉棱状的高凸冠,顶后部连系三个套环形成的短链。身体两侧各雕一翼,脊背雕刻层叠的羽纹。

这是目前所见商代唯一的一件羽人玉佩饰,造型独特,琢制巧妙,反映了远古土著民族鸟图腾和鸟崇拜的精神思想。同时采用多种技法雕琢,侧扁的躯干以圆雕为主,伸出体表的部分为高浮雕,羽片、双翼为浅浮雕,活环链则运用镂空、掏雕技法,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活链玉器实物。它开启了两周玉佩活环技法之门,是明清玉器活环长链流行的源头。

张天师“阳平治都功”螭龙纽白玉印·元

张天师“阳平治都功”螭龙纽白玉印

元(公元1271-1368年),边长12.3厘米、通高6.4厘米

青白玉质,洁白莹润。印钮为一蹲踞触角螭龙,翻唇露齿,眉须后拂,腿毛翻卷长飘,尾作分丫鱼尾状,雕琢精细,生动传神;印面阳文九叠篆体六字“阳平治都功印”,印文线条流畅,结构严谨。

这枚玉印是世代天师嗣教的法印,天师府道士上章及表奏符压皆用之。 据考证,印文“阳平”指四川省青林县阳平山,居道教“二十四治”管理中心之首;“治”是道家从事法事活动的场所; “都功”为治中职事,即道教的首领。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

宋代(公元960—1279年),高5.5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3.8厘米

饮茶器。敞口,斜腹,圈足,呈斗笠形,具有宋代盏的典型式样。盏内心呈脐状突起。表面施黑釉,釉色浑厚滋润,晶莹光亮。底足无釉,露米黄色胎。

木叶装饰于饮茶器具之上,在黑釉的衬托下显现出叶脉清晰的图案,是仅见于吉州窑黑釉茶具上的装饰工艺。这一工艺让平凡的桑叶在黑釉茶器中得以永生,使承载着桑叶的黑釉茶器誉满天下。木叶贴花装饰的创造与流行深受禅宗文化影响,符合禅宗“无所矫饰,浑然天成”的最高境界,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在这件日用茶具上得到了完美结合。

云雷纹兽首提梁黑陶盉(hé)·东周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

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高19.8厘米、口径7.2厘米、足高5厘米

仿铜器造型,弓形提梁,顶部两端饰锯齿扉棱脊,一端乳突双角,另一端S形卷尾;腹上塑兽首为流,梁后腹上有突出卷尾,前后呼应。提梁看似是一只单独兽形,实与前兽首、后卷尾构成完整的曲体神兽。腹部与盖面刻有云纹。

盉始见于夏,晚商至周盛行。作为礼器,盉与爵配套可以盛酒;盉与盘配套可盛水用作盥洗用具,提梁盉则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件黑陶盉装饰手法集刻、划、捏塑于一体,巧妙和谐分布在器物上,表现出高超的装饰技艺;制作工整,形体优美,表面乌黑,打磨光亮,精美绝伦。

青花松竹梅纹梅瓶·元

青花松竹梅纹梅瓶

元(公元1271-1368年),高17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5.8厘米

口小颈短,肩部圆弧,身高姿秀。梅花图案具有浓重的文人气息。腹部描绘一幅中国传统绘画题材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图。梅花似元代画家王冕画法,用青料以圈花法勾勒花瓣,浓料点蕊。整幅画面疏密有致,内分三组,构图丰满,不用辅纹,笔力遒劲,不失细腻。青花灰蓝,色彩淡雅,绘画风格在元代青花瓷器上独树一帜。

元代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时期,瓷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元代青花瓷存世数量稀少,如青花松竹梅纹梅瓶这样体量大、器形完整、绘画美者更为难得,实为元青花瓷中珍品。

都看到这儿了,不如关注每日推送的“科文路”、互动起来~

至少点个赞再走吧~

省馆之宝:江西,江南青铜王国

https://xlindo.com/kewenlu2022/posts/efacc779/

Author

xlindo

Posted on

2022-08-30

Updated on

2023-05-10

Licensed under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