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馆之宝:安徽,江淮撷珍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文路”,欢迎关注、互动。转发须注明出处。

通常,一个省级行政区内最有名的文物都会被收藏到其省博物馆内。所以,”省馆之宝”系列将介绍我国各个省馆的明星文物。每周二更新,本文为第 8 期。

本期介绍安徽博物院的馆藏代表,包括一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以及官网给出的特别推荐

安徽博物院的官网是目前系列文章找资源的网站中做的最小气的,页面的文字内容差不多都不能复制。本期内容绝大部分来自百度百科和网络。更多细节请访问官网。

铸客大鼎·东周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铸客大鼎

铜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围290厘米,深52厘米,足高67厘米,重达400千克左右。

铸客铜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战国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来源

毛爷爷曾参观过。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大悲心忏》雕版·明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大悲心忏》雕版

景德镇窑注子注碗·北宋

景德镇窑注子注碗

温壶是宋代盛酒和温酒用具,由注子和注碗组成。注子为小口,直颈,颈下肩上饰一周覆莲瓣纹,斜折肩,六棱形腹,前置上扬的细流,与壶口齐平。后置带式曲柄,高圈足。套盖,盖顶蹲一狮,昂首翘尾,富于装饰趣味。注子表面施青白釉,釉色光润明亮,有冰裂纹。注碗为一朵仰开的莲花,共计七瓣,在相邻两个莲瓣接合处饰如意纹。来源

吴王光鉴·春秋

吴王光鉴

共两件。均为圆腹平底、双兽耳。器高35厘米,口径59厘米。出土时器内各有一小铜瓠。鉴上有铭文52字,说明作器原因,还记载当时吴、蔡两国间的关系。铭文证实吴国为姬姓后裔。来源

黄宾虹《临安山色图》·近现代

黄宾虹《临安山色图》

1951年 纸本 设色 卷轴 一级

画直高110.9厘米,横长38.2厘米

图绘平远山水,山石树木,茅屋草舍,水波烟云;山有脉络,石有棱角,水有行止,气韵备至,虚实相济。画面细而不纤,粗而不犷,气在笔力,韵在墨彩。笔下之迹,历尽沧桑,婉转铿锵,笔脉连绵不断,回荡空谷。表现出干练流畅的笔墨技巧,淋漓畅达的水墨气息,空间朦胧的美学理念和茅亭人物的禅意境界。黄宾虹以无限的热爱之情感受自然之美,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来源

汤鹏铁字联·清

汤鹏铁字联

清汤鹏草书铁字联,为安徽博物院仅藏的一对铁制书法联,系著名铁画工艺大师汤鹏于康熙年间的作品。

铁字联通高115厘米,宽29.5厘米。草书对联主体部分由十个铁字组成,上联书“晴窗流竹露”,下联为“夜雨长兰芽”,两句出自黄慎题画诗。该作品上联右上端草书“丁卯春月”,下联左下端书“鸠江汤天池”款。“汤天池”即汤鹏,“鸠江”为芜湖古称,芜湖是铁画的故乡。

草书铁字联是汤鹏传世不多的作品中的一幅,亦为馆藏中唯一四周没有铁圈的作品,由铁钩件直接伸进木框予以固定。来源

繁昌窑青白釉镂孔瓷炉·北宋

繁昌窑青白釉镂孔瓷炉

整器施青白釉,釉层稀薄,釉色泛黄。炉高17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4厘米。

它由炉身和炉座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六瓣莲花形炉座,器腹中空,双唇口,外唇为花瓣形口沿,内唇为短圆唇口,炉座中央束腰,下刻划仰莲瓣纹。

瓷炉与茶器、文房用具同出的案例在宋代文人墓葬中比较普遍,这种现象与文献记载的宋文人喜好“置炉焚香”、“舞文弄墨”、“烹茶品茶”的精神生活比较吻合,也如实反映了M8墓主人对焚香和品茶这类性灵生活的喜爱。来源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元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通高9.5厘米、直径14.5厘米,通体黝黑发亮,大气华美。盖和底分别雕刻有三组如意云纹,刀口深峻,磨工圆润。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条朱漆带,流动婉转,富有生意。在底部边刻有“张成造”三个字。

“张成造”漆盒的髹漆技法称为“剔犀”。剔犀是用朱、黑两色漆或朱、黑、黄三色漆,有规律地逐层髹至一定的厚度。然后用刀在漆面上刻画出云纹、蔓草纹等图案,刀口断面便会显露出不同的色层。剔犀还被称为“云雕”,日本人称之为“屈轮”,都是对其纹饰形态的一种描述。来源

龙虎纹鼓座·春秋

龙虎纹鼓座

鼓座为圆圈形,上沿四周运用高浮雕的手法塑有怒吼的猛虎与独角翘立的游龙,造型奇特,体型巨大,气势雄浑。器身满饰羽翅纹。外壁饰四个衔环铺首,并铸有铭文两周,上周约98字,下周约52字。

从铭文看,此鼓座为钟离公自用之器。建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祭祀、娱乐等场合,一般由鼓座、楹杆和形体硕大的鼓体三部分组成,楹杆上部还有旌旗或羽毛之类的装饰物,由两个鼓手相对敲击。来源

弘仁《晓江风便图》卷·明

《晓江风便图》卷

纸本28.5x43cm

弘仁(1610-1664),清代著名画家。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 渐江,号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等,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等四人并称“新安四大家”。兼写梅竹,工诗。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图》《西岩松雪图》《黄海松石图》等。著有《画偈》。来源

龙泉窑玉壶春瓶·明

龙泉窑玉壶春瓶

高33.8厘米,腹径20.4厘米。

胎色洁白,胎体浑厚凝重。釉色温润如玉。颈饰蕉叶纹,蕉叶下饰回纹一周。腹部饰缠枝牡丹和变形莲瓣纹。圈足饰回纹一周。造型端庄,纹饰精致,为龙泉窑的精品。来源

查士标《携琴幽居图》·清

查士标《携琴幽居图》

在安徽博物院的院藏古代书画中,査士标的《携琴幽居图》(又为《抱琴幽居图》)有其独特的地位。近年来,该画多次出现在各类古代绘画展览上,为观众激赏、专家推崇,成了安徽博物院馆藏精品之一。2010年,《携琴幽居图》被国家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三百丛书》(中国经典绘画卷)收录为中国绘画经典。

“抱琴幽居”是古代画家喜爱的一类山水题材。但细审之后,该画似乎又是一幅访友问道的人物画。既有山林之乐,又有山林之趣,无疑是一大批画家的“老生常谈”。但査士标能常画常新,常画常精。从中年时布局工整、树林刻画精微、设色淡雅、惜墨如金的《水竹茅斋图》,到康熙九年以深远法所作的《仿黄公望富春胜览图》,是査士标艺术不断丕变之迹,其中査氏之心路历程依稀可辨。从弃世避俗的愤懑,转化为性淡心平的自然之思和心灵诉求。来源

沈铨《荷花鸳鸯图》立轴·清

沈铨《荷花鸳鸯图》立轴

绢本设色 187x105.2cm

《荷花鸳鸯图》用工笔重彩之法为之,构图既备宏观之形式美感,又寓局部详细之呈现。画面紧凑,富于变化。笔致工谨细腻,造型准确生动,敷彩浓艳雅致,烘染过渡自然。物象无论飞潜动静,均鲜活有致。全图思致周密,讲究法度,能于精准严谨中别具活脱怡情之趣。在技法上远溯北宋“黄家富贵”钩勒填彩之法,近取明代吕纪工细写实一路风格。于工整细丽的院体花鸟中,溶入了文人审美的自然情趣。使所表现出技法的丰富性,较前代宫廷花鸟画有一定的发展同时也代表了清季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来源

都看到这儿了,不如关注每日推送的“科文路”、互动起来~

至少点个赞再走吧~

省馆之宝:安徽,江淮撷珍

https://xlindo.com/kewenlu2022/posts/1820dbdf/

Author

xlindo

Posted on

2022-08-16

Updated on

2023-05-10

Licensed under

Comments